拍《大决战》时,有人主张不拍林彪,杨尚昆:那东北的仗谁打的?

首页 » 娱乐资讯 » 正文

1991年,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的电影《大决战》三部曲是中国电影首次成功制作的全景式的战争巨著,至今仍是不可复制的经典。影片公映后,得到了上至中央领导、下至普通百姓的普遍欢迎,在海外也产生了良好的反响。邓小平曾满意地说:“片子拍得很好,我每年都要看一遍。”

最新资讯
《大决战》海报

那么《大决战》是如何诞生的?它的背后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呢?今天帝哥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1985年12月22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首次提出了希望把三大战役拍成电影的想法,他说:“现在有些同志感到,拍军事历史题材的电影,花钱多,上座率不高,费力不讨好。对这个问题,我们不能光算经济账。让青年人通过电影了解我们党的历史、我们军队的历史。我看在这方面多花点钱是十分值得的。”

1986年1月,中央军委经过研究,决定把拍摄三大战役的任务交给八一电影制片厂,《大决战》的拍摄就这样正式启动了。

中央军委副主席杨尚昆认为,剧本的写作直接关系到影片的质量,他立下了“剧本不好不拍”的原则。八一电影制片厂为此专门成立了三大战役剧本创作组,主创人员为了写好剧本,不仅查阅了大量史实资料,采访了战役参加者和有关人士300余人,还实地考察了三大战役旧战场。

最新资讯
杨尚昆

在《大决战》的剧本创作期间,杨尚昆和总政治部主任杨白冰多次召集主创人员进行研究讨论,他曾风趣地对大家说:“影片要精益求精,质量要达到90分。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拜托,拜托,再拜托!”

后来八一厂厂长萧穆感叹说:“杨尚昆是《大决战》真正的制片人!”

主创人员在进行剧本创作时,林彪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作为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的主要指挥员之一,他在戏中的分量可想而知。但当时林彪还是一个敏感人物,有人担心片子里出现他会有麻烦,主张直接不写林彪,还有人主张,如果非要写林彪,就把他写成一个反面人物。

杨尚昆得知这一情况后,马上作出指示:“剧中要有林彪,如果不写林彪,那当年东北战场的仗是谁打的?而且写林彪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能因为他后来不好,就把这个人写成从头至尾都坏。”

最新资讯
杨尚昆

作为当年的战友,杨尚昆对林彪的感情可谓是一言难尽,他坚持要拍林彪,充分展现了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宽广胸襟,他的这番话也为林彪“解了禁”,此后编剧们都敢放手地去写林彪了。

剧本定稿以后,《大决战》进入了紧张的筹拍阶段,演员的选择又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环节,电影里涉及有名有姓的人物多达238位,其中主要角色就达50人之多,要选出这么多合适的演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最终剧组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海选”演员,总导演李俊还专门提出了要求:“选知名人物的演员时要形神兼备,选一般演员时要注意朴实。选我方人员时一定要有农民的土香味。”

《大决战》在全国选演员的消息一出,一大批特型演员便纷至沓来, 他们都希望在这部史无前例的战争巨片中一展头角。剧组经过一番紧张的选拔,几位关键人物都有了着落,毛泽东和邓小平的扮演者几乎没有什么悬念地落到了古月和卢奇的名下,而林彪则由名不见经传的马绍信出演。

马绍信是鸡西市话剧团的一名演员,他进入《大决战》剧组时,本来想饰演一个革命领袖的正面角色,但当他得知剧组确定他演林彪时,有些郁闷,不过他很快就想开了,因为这是第一次在银幕上正面表现林彪这个人物,有演头!

最新资讯
马绍信

为了塑造好林彪这个角色,马绍信经过反复琢磨,终于确定了林彪的表演基调:性格内向、沉默寡言,自信心和指挥欲很强,在特定的时刻表现为不顺从。

就这样,马绍信的表演逐渐进入了状态。在《辽沈战役》中,林彪出场的那个“亮相”镜头,就被马绍信诠释得很有味道。镜头首先对着林彪的背影,他正在看地图,然后慢慢拍摄他的转身,但林彪转过身后,观众看到的却是一个死板阴郁的脸部表情。这确实是妙极了,既把林彪推向了历史的一定地位,同时也勾勒出了他阴沉的内心世界。

在表现林彪吃黄豆时,马绍信也设计了很多动作,有时是预先放在桌子上拿起来吃,有时是不动声色地从口袋里掏出来吃。比如在表现塔山阻击战要不要动预备部队时,林彪先是表示同意,然后拿起黄豆准备吃,但等到罗荣桓准备打电话时,他一思索又撒回豆子,按住了电话,表示不同意动。这些情节的设计,也让林彪显得更富有生活气息。

最新资讯
马绍信饰演的林彪

影片中最精彩的一幕当属在塔山阻击战的关键时刻,当蒋介石询问攻击塔山的兵力、海空支援还有海军舰炮的射程和炮弹数量后,下定决心:“把炮弹全部打出去!”

而马绍信饰演的林彪则回应道:“告诉程子华,我不要他的伤亡数字,我只要塔山!”就这么简单的几个字,将林彪的指挥若定和坚决全部表现出来了。

《大决战》拍完后,杨尚昆在接见剧组的主要演员时,急切地问:“林彪呢?林彪呢?”

有人指着站在后排的马绍信说:“在那儿呢!”

杨尚昆马上上前,紧紧握住了马绍信的手,抖了又抖,他的眼里充满了复杂的感情,那份深情、那份无奈、那份理解溢于言表。

影片中另一位十分出彩的演员自然是出演毛泽东的古月了,此前古月已经在多部影视剧中成功地扮演了毛泽东的形象,这次拍《大决战》,他自然是轻车熟路。

最新资讯
古月

1990年初夏,古月正跟着《大决战》剧组在西柏坡进行拍摄,正好毛泽东的小女儿李讷也在西柏坡故地重游,于是她来到了剧组,见到了古月。古月问李讷:“我演的戏你看过没有?”

李讷说看过,还说出了好多片名,说着说着,她就不自觉地拉住了古月的手,然后陷入了回忆之中:“你的手和父亲的感觉一模一样,小时候,我用小手牵着父亲的一根手指头,后来长大了点,就能握住他的两个手指头了,父亲就这样带着我走啊走,一直走到了北京城……”

临别时,李讷情不自禁地扑在古月身上痛哭,古月也很感动,他拍着李讷的背反复说:“我理解,我理解……”

1991年春节前夕,杨白冰专门来到八一厂看望《大决战》的主创人员,他看到古月以后,马上走过来说:“我要给毛主席敬个礼!”

古月连忙说:“我这个假主席不敢当,不敢当。”大家都会心地笑了。

最新资讯
古月

《大决战》从1986年开始酝酿,到1991年完成,历时5年,耗资达1亿元,片中共约13万官兵参加了拍摄,加上参演群众15万余人次,累计动员人力达330余万人次……可以这么说,《大决战》的成功,离不开举国上下的全力支持。

1991年,《大决战》三部曲先后上映,这是献给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的一份大礼。《大决战》的问世,使我国的电影创作生产,跨入了世界军事题材巨片之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u7yy.com/kanw-7859/
 相关资讯
 推荐视频

墨雨云间

吴谨言 王星越 陈鑫海 梁永棋 陈乔恩 苏可 刘些宁 李梦 张雨绮 杨超越 何泓姗 李欣泽 张耀 董璇 孔雪儿 艾米 陈雨贤

玫瑰的故事

刘亦菲 佟大为 林更新 万茜 林一 彭冠英 霍建华 朱珠 吴彼 王名扬 黄羿 夏力薪 于慧 阎青妤 蓝盈莹 陈瑶 吴玉芳 侯长荣 张月 刘钧 高曙光 蒋雪鸣

颜心记

罗云熙 宋轶 陈瑶 丞磊 黄日莹 古子成 管梓净 邓凯 唐曾 黄小蕾 洪尧 温峥嵘 何中华 岳跃利 曹卫宇 刘天佐 苑琼丹 王一菲 崔奕 黄一山

金庸武侠世界

此沙 包上恩 王弘毅 黄羿 周一围 高伟光 何润东 明道 孟子义 赵峥 尤靖茹 何与 陈都灵 赵子琪 言杰 叶祖新 赵健 姬晨牧 陈之辉 王铂清 曲戈 宋欣洁 谭琍敏 王九胜 马学雷 李槐龙 俞名陽 郑皓原 罗秋韵 尹铸胜 连奕名 王劲松 许君聪 朱俊麟 周小飞 哈妮克孜 杜玉明 郭军 田丽 杨皓宇 于瑾维 裴佳欣 杜奕衡 田雷 曲栅栅 李博 赵魏 李东恒 季晨 戴向宇

庆余年第二季

张若昀 李沁 陈道明 吴刚 郭麒麟 田雨 李小冉 宋轶 辛芷蕾 高曙光 李强 于洋 刘端端 张昊唯 佟梦实 毛晓彤 王楚然 王晓晨 俞飞鸿 金晨 高露 隋俊波 毕彦君 付辛博 余皑磊 王天辰 吴幸键 宣言 冯兵 郭子凡 左凌峰 张维伊 刘同 宁理 归亚蕾 王庆祥 王同辉 沈晓海 冯恩鹤 秦焰 刘宇桥 王成阳 姚安濂 徐志胜 王建国 杨彤 张弛 李珞安

神印王座

常蓉珊 瞳音 叶知秋 阎么么 藤新 刘明月

斗破苍穹年番

萧炎 萧薰儿 药尘 美杜莎

海天雄鹰

朱亚文 侯勇 李幼斌 杜淳 王珞丹 赵达 郭广平 童蕾 张瑶

时光正好

秦海璐 保剑锋 左小青 田雨 潘之琳 杜源 贾笑涵 章涛 孙浩 李依晓 谭凯

九龙城寨之围城

古天乐 洪金宝 任贤齐 林峯 刘俊谦 黄德斌 伍允龙 胡子彤 张文杰 廖子妤 郭富城 蔡思韵 黄梓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