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咏燊,那个写了24年故事的普通人

首页 » 娱乐资讯 » 正文

最新资讯

2022年,电影《还是觉得你最好》一昔大爆,随即成为香港影史最卖座港产喜剧。一张饭桌,三对情侣,几餐饭,构成了六个人的成长故事,久违的港式家庭喜剧重回观众视野。今年除夕,续集《还是觉得你最好2》在香港上映,同样轻松斩获香港春节档票房冠军,陈咏燊这个名字逐渐被普通观众熟知。有过看似人人羡慕的高起点,被迫离开过电影行业,尝试过北上失败,在成为强势杀入喜剧市场的新人导演前,陈咏燊已经在幕后等待了20多年。

《还是觉得你最好》最初的创意来自陈咏燊喜欢的剧集《老友记》。写了20年剧本的陈咏燊,想向自己发起一个挑战——《老友记》作为情景喜剧,每一集只讲一个很小的故事,如果要拍一部电影,三对男女,八成半的时间都只在一间屋内,故事怎样发生才能让观众觉得有趣?

在故事发生之前,陈咏燊首先大刀阔斧的便是美剧错综复杂、迂回纠缠的关系网,他将六个人集中到同一条关系线内——猪猪喜欢三佬,三佬喜欢喵喵,喵喵喜欢大佬,大佬喜欢Monica,但是Monica喜欢的是二佬——如一张圆台,圈起了一段用非血缘亲情,靠深厚情感维系的家庭关系,“家”的故事也就此展开。

电影在香港上映后口碑大爆,正在着手写舞台剧剧本的陈咏燊再次得到监制江志强制作续集的提议。彼时的陈咏燊在筹划一部舞台剧剧本的创作,2023年2月底舞台剧上演后,他用三个月时间写第二部电影的剧本,7月开机,9月杀青,距离第一部上映刚好是一年,速度很快。

最新资讯

《还是觉得你最好》获第41届香港金像奖多项提名

陈咏燊携主创们亮相红毯

电影最初并没有续集的计划,需要重新想故事切入点的陈咏燊面临着选择,再做一次观众喜欢的六人围着饭桌闲话家常的故事,抗住票房和口碑压力;还是明知会有一批老观众会失望,继续挑战自己,做一个全新的有趣的尝试。

陈咏燊毫不犹豫选择了后者。“我知道我选择了A,就不会有B。很多人看完会觉得和第一集的结构不像,故事也有差异,但这是我在写剧本时候就已经做出的选择。重复自我很简单,但是我不想做无趣的事。”作为创作者,第一部中经由一方餐桌将自己的观察、思考和自我表达完整呈上,已经完成了他对作品的期待,不如另开一席,将第一部的前情作为基石,让人物自然生长。

“以前的香港喜剧都是用个别场景去做一些反应和设计,让观众觉得好笑,非常依赖喜剧演员的表演,但故事线往往是不连贯的。但我喜欢让普通人在大的戏剧矛盾里,透过人物关系和情境产生喜剧效果。尤其这一部,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成长,其实是角色自己生发出来的。”

正如《还是觉得你最好2》中由主角之一王菀之翻唱的电影插曲《细水长流》所唱的那样,“不管为何,沿途为何,它都长流……你那暗涌如在叫唤我,唤我入内,怎可不奔向你”,陈咏燊将自由还给他笔下的人物,也与他们一起,走向自己的故事。而这首被陈咏燊视作“生命中最喜爱的三首歌曲之一”的老歌,也在不知不觉间,道尽了陈咏燊20多年的戏剧创作之路。

最新资讯

2000年陈咏燊刚入行时,喜剧电影占据了港片的半壁江山,香港人的街头轶事,喜怒哀乐,人生况味都毫无保留的投射到喜剧电影之中。随着时代发展,合拍片开始占据主流,为了迎合内地观众的兴趣和语言方式,香港喜剧电影渐渐减少了最有地域代表性的粤语语言梗和固有环境设定。《还是觉得你最好》的出现打破了香港喜剧停滞不前的状态,电影在沿袭港产爱情喜剧关于家庭的传统之下,更加深入探讨人物关系,表面是饮食男女,内里却是两代人的奋斗和传承。

《还是觉得你最好2》继续这个思路并进行创新,将以大佬以人为主的结构变为五个主角并行的成长线,打破密闭空间的设定,通过三场婚礼推动人物矛盾,既是喜庆婚宴,又是修罗场,以婚姻故事,继续写家庭关系,写个体成长。

喜剧创作里最常用甚至无法回避的技巧就是“挖苦”,用挖苦主角的方式让观众发笑基本出现在每部喜剧电影里,也是《还是觉得你最好》中部分笑点的呈现方式。但陈咏燊希望随着角色间的情感发展,至少在这部续集中他不再使用挖苦的方式,保住主角之间的相亲相爱,继续家人间的信任和美好,让他们一起面对来自于外部的压力和新困境。

最新资讯

《还是觉得你最好2》拍摄期间,剧组一起庆生

对于家人的定义,陈咏燊在电影里有句台词一直是陈咏燊坚信不疑的观念:婚礼上常祝福新人白头偕老,永结同心,但是白头偕老只是时间问题,永结同心才意味着家庭关系中血缘并不是首要准则,只有深切的爱才能定义家人。

一家人的概念,除了是电影成为爆款的决定性因素,也是陈咏燊对于剧组的愿望。

经过了第一部拍摄,剧组已经形成了良好的默契和信任,但凭借第一部拿到金像奖女配角奖的王菀之依然感觉到困难。她饰演的猪猪在这一部有个重大变化就是怀孕的同时面临着分手的危机,其中的心路历程非常微妙,需要用非台词解释的表演方式准确让观众理解两人的选择。加上受到客观原因限制,电影整个拍摄顺序被打乱,演员需要靠想象之前和之后的戏份来完成当下的表演,王菀之不太确定是否能够把握好。

早在剧本阶段,陈咏燊就拉着王菀之和饰演三佬的陈湛文不停讨论,确保对角色关系跟演员的理解相同。开拍几场戏后,又找到王菀之根据她的感受继续调整剧本。他发信息问王菀之,如果她是猪猪,她会怎么做,王菀之就回复她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慢慢找到人物状态。

最新资讯

最新资讯

最新资讯

《还是觉得你最好2》剧照,三佬与猪猪婚礼现场,三场隆重又繁复的大场面戏层层递进,为角色心理变化做足铺陈

“正式拍摄前,我突然想到可以增加一个吻来作为两人感情的解释,这是原本剧本上没有的,导演马上表示赞同。”王菀之说道。她记得,拍完她和三弟婚礼的戏份之后,其他演员们也一起在现场看回放,结果大家看完后都感动得哭了,像极了片中的一家人。

还有一场猪猪婚礼跳舞的戏份,那是陈咏燊第一次在拍摄的时候就感动到泪流不停。剧本里只是短短的几句,一直是他心目中难度很大的一场戏,加上拍摄时间紧张,导致压力非常大。但是在现场,陈咏燊看到的是五位主演和全场100多位临时演员的完美配合,哪怕是站在后排不一定被镜头拍到的演员也是全情投入。拍摄一次便通过,哽咽着喊了咔之后,陈咏燊看到几位女演员也是流着泪走下台。

他知道,剧组是彼此心意相通、相互扶持的一家人这句话,不再只是一个愿望。

最新资讯

“我只知道他写过很多剧本,看过他的第一部电影《逆流大叔》,并不了解他。但是第一次见到,我就觉得他跟其他新人导演不同。”接到《还是觉得你最好》的出演邀约,第一次见到陈咏燊后演员邓丽欣马上意识到这个新人导演不太一样。

最新资讯

最新资讯

不同于以往喜剧对于女演员夸张肢体动作和台词的要求,陈咏燊一直都在强调真实的情感和生活质感,聊人物关系和情感走向,手头厚厚的剧本全是不必拍摄出来的人物背景信息。邓丽欣看完之后提出Monica这个角色应该更疯狂一些,几天后再送来的剧本已经经过细心修改。

在成为导演之前,陈咏燊更为人知的身份是编剧。回溯自己的中学阶段,陈咏燊成绩平平,最大爱好是看小说,尤其是香港作家毕华流的作品,那些故事轻松有趣,主角通常都很搞笑,渐渐让陈咏燊萌生了自己也能写故事的想法。

偶然机会得知香港演艺学院编剧专业在招生,陈咏燊顺利考取,开始了自己的电影生涯。即将成为内行人的兴奋维持没多久,就受到打击。

最新资讯

陈咏燊,2000年香港演艺学院电影电视学院毕业,主修编剧

在演艺学院一年级时,学生们负责在开放日做一场电视台录影厂的拍摄示范,主修编剧的陈咏燊被叫来写一个情景剧的剧本作为拍摄范本。看了多年TVB喜剧的陈咏燊自信满满,等到真正下笔才发现,自己根本写不出来。陈咏燊记得最终被迫交出不满意的成品时,同学们一边读一边露出的尴尬表情,期待中的笑声变成大家沉默许久后“不如找部外国电影随便改改用”的建议。

那时还是LD的年代,陈咏燊跑去把戏剧影碟全部租来,再用录影机翻录成录影带,反复不停的重看。每一次发笑,就停下来,思考刚才为什么会笑。就这样,陈咏燊自学到了喜剧创作中的夸张、谐音、比喻、弦外之音等等手法。

到了大学二年级的电视台拍摄实习,陈咏燊再次挑战自己,写了一个脱口秀的文本交给负责拍摄的同学。很快就陆续有同学兴奋的过来对他边调侃边说,哇塞,你怎么想到写这些的!

与很多学电影的人一样,陈咏燊的毕业作品是一部90分钟的剧本,但有些特别的是,为他评分的不是老师,而是他老师邀请来的一位导演,他就是其后带陈咏燊入行的恩师马伟豪导演。看完剧本后,马伟豪邀请陈咏燊进入他的公司写剧本,从而开始了两人五年的合作。在那个香港喜剧爱情片鼎盛的年代,陈咏燊写了三部《新扎师妹》,以及《河东狮吼》《下一站…天后》《地下铁》等作品。

最新资讯

最新资讯

最新资讯

最新资讯

最新资讯

最新资讯

从左至右、从上至下分别为:

《新扎师妹》《河东狮吼》

《下一站…天后》《地下铁》

《常在我心》《百分百感觉2》剧照

陈咏燊与马伟豪导演合作的第一部电影是陈奕迅和蔡卓妍主演的《常在我心》。剧本完成后,由于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女主角而久久未开机,新人陈咏燊一直焦心地等待。突然有天马伟豪导演对他说,我们开始写《百分百感觉2》吧,因缘际会般,陈咏燊的银幕首作从讲身患绝症生离死别的悲剧故事变成了自己最喜欢的爱情喜剧。

陈咏燊永远记得在影院大大的银幕上第一次看到自己名字时的感动,更记得黑暗影厅里,观众因为他写的台词而放声大笑。那时候陈咏燊发现,小时候那个模糊的写作梦,大学时的无数尝试,都是为了这一刻的笑声,自己不想离开喜剧,想要一直写下去。

这个愿望在五六年后破灭。

最新资讯

差不多是在2006年《新扎师妹2》上映之后,香港电影突然出现了一个断层,大批电影人北上,与更知名的编剧合作商业片,香港小成本电影则更青睐年轻编剧。作为中生代的陈咏燊没有剧本邀约,突然发现自己失业了。

被迫停工一两年之后,陈咏燊终于接受了自己已经离开电影圈的事实。那段时间他靠写爱情专栏,以及朋友介绍的零零散散的工作养家糊口。几年后偶然机会,陈咏燊了解到香港赛马会有一个电视台,对赛马一窍不通的他帮着写了一些稿件,老板看过之后很满意,就把他招进来,做些针对年轻人群的内容。

在赛马会的五年,陈咏燊没再见过电影圈的朋友。有人问起,他就说,我有家庭了,现在的薪水也不错,我不想回去做电影了。“其实我很清楚,是自己回不去了。”

最新资讯

时隔多年与杨千嬅重逢,陈咏燊在社交平台写道:

方麗娟與我。N年無見。全個圈唯一一個見親我都會直呼我全朵「陳詠燊」的人。百感交集。

一次偶然机会,杨千嬅来赛马场当嘉宾,陈咏燊负责带着一个摄影师去拍她的花絮。那是一次尴尬又痛苦的会面。早在《百分百感觉2》《新扎师妹2》的时候,陈咏燊就跟杨千嬅合作过,那时候他是多产的新人编剧,她是备受青睐的新人演员。10多年后见面,一个是大明星,一个早已被迫离开了电影圈。

那天拍摄完成陈咏燊犹豫要不要去跟杨千嬅打个招呼,走了没几步,经纪人便露出疑问又警惕的表情,伸手想要阻拦。倒是杨千嬅,已经脱口而出他的中文名字,主动热情攀谈。两个新手父母聊起育儿经,也聊过去一起拍摄时的美好经历。

那次会面成了陈咏燊生命中的一个重要转折。“当时我对杨千嬅说,总有一天我会回来拍电影的。那是让我回到电影圈的原因之一,我很感激她还记得我。她一定不知道,那一次她给我的力量好大。”

离开赛马会之后陈咏燊去了学院教编剧课,同时陆续有朋友找来写剧本,过程浮浮沉沉,有过香港大牌明星主演,似乎可以凭借一部作品重回昔日的一线希望,但是大多数剧本无疾而终。

回忆起这段时间的经历,陈咏燊自己也有些模糊,印象很深的反而是帮一些小成本电影做“剧本医生”,把一些临开机前一周依然很烂的剧本改到可以勉强过得去的程度。陈咏燊调侃说这是份很好的工作,因为剧本本身烂,自己只要稍微修改就可以得到肯定,可以在过程中练习各种写作技巧,不需要署上自己的名字。最重要的是,这类工作工时短,往往几天就可以赚到钱,尤其适合那个飘摇不定的阶段。

“但是我不会告诉你那些片名的。”陈咏燊笑着说。

期间唯一较有名的作品是《捉妖记2》。那是大学时代曾经嘲笑他写的初版剧本太烂最大声的,同样做了23年编剧的同班同学、死党吴炜伦拉他一起写的。陈咏燊借此也尝试“北上”,参与更多内地电影,但是都没有拍出来。

最新资讯

最新资讯

最新资讯

陈咏燊与吴炜伦的“互损”日常

几年后两人重返香港市场,执导的《还是觉得你最好》和《毒舌律师》先后上映,一部成为香港史上最卖座喜剧,一部刷新香港影史最高票房。“但是他的片子金像奖提名比我第一个片的少一个。”只有提到老友,陈咏燊才会少见的毒舌。

面对那段低谷期,陈咏燊讲得很轻松,没有对境遇的抱怨和对怀才不遇的不甘,反而一直在强调感激。他讲的最多的是得到帮助后的感动心情,最常说的一句话是“那真的是很大的感动”,有时候是简单的一句话鼓励,有时候是一次最终失败的合作,这些微小的感动却慢慢汇合成一股力量。

《细水长流》的歌词里写,“天空晴时,雷霆来时,它都长流”。冥冥中这股力量在拉扯着他,随波逐流一番也能顺势再重回顺流,继续往前走。细水长流的是出于对喜剧创作不变的热爱,身边一众老友多年的相互扶持。

最新资讯

重回电影行业甚至成为导演,似乎一定会在未来某一刻发生,但是对于陈咏燊来说,这意味着面对无数个巧合时,牢牢抓住一线微弱的机遇。

有一天《狂舞派》的导演黄修平突然找到陈咏燊,说他有个发生在日本的故事想邀请他一起写,陈咏燊欣然答应。开工后不久陈咏燊突然问起为什么会找到他,黄修平说是因为之前看过一个毕业短片,故事写得很好,所以才找到他。陈咏燊哑然失笑,说你记错了那个不是我写的。后来才意识到,黄修平想要找的是常跟陈木胜导演搭档的编剧唐耀良。有趣的是唐耀良也是马伟豪导演带着出道,算是陈咏燊的师兄。两个人将错就错,完成了最终并没有机会开拍的电影《黑夜中行驶的火车》的剧本。这次未完成的合作最重要的收获是让陈咏燊认识了只有几面之缘的独立监制廖婉虹。

同时间,陈咏燊与好友《树大招风》的编剧龙文康会面,龙文康建议陈咏燊如果有合适的剧本,不如自己做导演试试看,陈咏燊想到自己有一个多年前写的故事,又提到最近因为学校的其它事情找到廖婉虹帮忙,得知她刚刚加入了古天乐的电影公司天下一,龙文康马上建议他把剧本投过去。

剧本是多年前陈咏燊与马伟豪导演搭档时,有天从公司茶水间窗外看到有人在赛龙舟而获得灵感写的故事。陈咏燊把最初的故事加以丰富,又融入身边朋友的经历,变成四个落魄中年男人为了避免裁员,误打误撞加入公司新成立的龙舟队,本来对生活悲观的他们坐上只许前进不后退的龙舟,重新燃起斗志迎接家庭和事业中的逆流。

最新资讯

《逆流大叔》幕后工作照,陈咏燊为电影拍摄主题曲MV,并发文一一感谢为这部作品投入、付出的同行们

这个故事和风格与当下陈咏燊的心境颇为相似,轻松幽默,又刻意回避了年轻人才有的热血青春,全是中年人的心态。陈咏燊在结尾写“前面好远啊!多远都要撑啊!”,也是对自己和朋友们的鼓励。

一切似乎都是凑巧,却又顺理成章,这部陈咏燊的导演首作《逆流大叔》在2018年上映,拿下香港电影金像奖11项提名,成为提振新一代香港人精神的代表之作。

到现在,陈咏燊对第一天拍摄的情境依然记忆犹新。由于需要拍摄龙舟比赛的大场面,剧组与香港龙舟总务会商谈,对方答应在两天的比赛中借出旁边的空间以供拍摄。为了迁就拍摄档期,开机第一天陈咏燊就需要拍摄人物最多场面最大的一场重头戏。

最新资讯

最新资讯

《逆流大叔》剧照,声势浩大的龙舟赛

连日来的担忧害怕在陈咏燊到达现场,看到导演椅和两台监视器时突然消失,他发现这个环境非常亲切,只是这个位置以前坐着马伟豪导演,现在换成了他。于是从容地跟工作人员研究镜头走位,带着演员彩排。

喊出第一声action,陈咏燊知道自己终于回来了。

最新资讯

在《逆流大叔》中,吴镇宇的角色阿龙爱上了胡定欣饰演的女邻居,将她的女儿阿虫视若己出,这个人物关系来自于陈咏燊自己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叔叔。本来以为自己的故事一定最能打动人,吴镇宇看完剧本后却告诉陈咏燊,是你自己的故事吧?你写得很认真,但是我不感动,也感受不到。他提醒陈咏燊不要太沉迷于自己的情感,不如把剧本人物改成一个女生,再抽离一点去写,因此才有了现在的版本。

陈咏燊说他一直都非常感谢吴镇宇的提议:“要不是有他,我差点犯了好多新导演常有的问题。沉迷在自己的世界里,但是外面的人感受不到。其实只要把精神和感受放在里面就够了。”

最新资讯

陈咏燊与妻子一同参加香港金像奖,温馨互动

他把自己的爱情观表达在二佬的身上。在他的成长环境里,很多长辈的婚姻都不是很完美,所以他一直都对婚姻没有太大的期待,但是当他遇到太太的时候,他选择了相信这个人,所以进入了婚姻。“我不相信婚姻,但我相信你”,Monica在海洋公园里跟二佬的对白,就来自陈咏燊太太曾经跟他说过的话。

同样的细节还有很多,三个角色名字来自他身边亲如手足的好友名字,灵感来自读到的听到的故事,对身边人的感谢变成片中的台词。

陈咏燊认为从创作者角度来看自传体是他并不相信的写作方法,真实的故事未必就一定能打动观众,而真实本身也未必能在创作过程中完整保留。因此陈咏燊学会了隐藏自己,融入到了他的每一部作品里,却从来没有完整的出现。点点滴滴被他当成了只有自己知道的小小浪漫印记。

最新资讯

《还是觉得你最好》中有一句台词“这个家里面,最拼命想要每个人都快乐的人,才是最不快乐的吧”,陈咏燊尤为感同身受。在学校教授编剧课让他发现,现在的学生和他年轻时候一样,都更为偏爱文艺片,喜剧成为了最大众却被默认并不高级的类型。

决定了要一直做喜剧,可是喜剧的难,陈咏燊早早就知道。

早在跟着马伟豪导演写爱情喜剧的时候,陈咏燊就意识到喜剧并不只是搞笑而已,背后需要大量的调研。那时候他们常邀请年轻人去电影公司吃饭,一起讨论感情问题,恋爱细节,分手原因,这些爱情资料档案变成了最宝贵的素材,以供不断地揣摩和衔接。

从大学一年级时候同学们的沉默,到面对影院观众的沉默,那种自责始终让他难以忍受。写剧本时候的技法,拍摄时候演员的表情、反应,剪辑时候的配合,无数东西的组合,就是为了观众那一下的笑声。但经常效果不佳,试映时候等不到大家的反应,常常把心血悉数剪掉。

没有人笑,就是输。比起喜剧流派和传承,或者是否要保留导演的绝对主控权,陈咏燊更在乎的是最简单的笑这件事。

陈咏燊说以前做编剧时,常常很反感一直被要求修改剧本,但是自己做了导演之后,反而修改得更加多。观众的意见,朋友的意见,甚至学生的看法,他都会参考。

第一部上映后观众反馈里最有争议的就是二佬这个角色,有人不满他抢了大哥女友,作为编剧,陈咏燊马上意识到这个人物的故事线可以做得更完整,甚至衍生出剧作的核心矛盾:让故事里的人物做他们不想做的事情。二佬因为成长的问题,不想面对婚姻,但是他又非常爱Monica,所以这个“做不想做的事情”,他设定为两个不想结婚的人,以为对方很想结婚,所以为了爱对方而结婚。

另一个当导演后对他写作最大的改变是他开始依照场景来写剧本。有一个基本的故事脉络之后,他会去问美术、摄影的朋友有什么想法,看过具体的场景之后,再返回来修改剧本。

最新资讯

《还是觉得你最好2》剧照,婚礼大龙凤之后,Monica与二佬在海洋馆的这一幕,倾尽浪漫与互相信任的情感

第二次与陈咏燊合作的摄影师阿星(张宇翰)参与了前期堪景,他发现导演在看完香港海洋公园的拍摄场地后把故事发生场景改到了这里,确认好可以租用的时间后,才重新动手修改二佬和Monica的故事。

类似的文本调整成为了每天拍摄前的惯例。阿星说,导演会在每次拍摄前针对上一天的拍摄内容,角色的微小变化来更改下一场角色之间的调子,确保每一场都是通顺的,再与摄影和其他剧组成员沟通,保证用影像精准捕捉到这些细节。

在《还是觉得你最好2》结尾,陈咏燊坚持要加一个日出的镜头:“第一集结尾我们只拍了几个漂亮的香港夜景,这一次结尾除了夜景,我坚持加一个日出的那一刻。夜景多漂亮只是站在原地,最重要的是太阳升起来继续往前走,放下过去,一起往前走。”

最新资讯

最新资讯

左滑查看更多>>

陈咏燊与《还是觉得你最好》宣传巴士

2022年末,香港弥敦道,在朋友的一声惊呼下,等了几个月的陈咏燊终于看到,一辆印有《还是觉得你最好》宣传照的蓝色巴士经过,主演黄子华摆出胜利的手势,庆祝票房突破7000万。“原来这不是都市传说啊,是真的!”陈咏燊兴奋的感叹。

小时候他常被母亲带着,坐上父亲工作的4A路线巴士,往返九龙的大坑东至当时的佐敦道码头。在第一排的乘客座位,看遍了香港八十年代的街景,听遍了一座城市不停歇的风声车声人群声。那是陈咏燊最宝贵的记忆之一。

从一个想法,到一个剧本,到两部电影,到六辆走遍全港的双层巴士,串联起陈咏燊最幸福的童年和弥足珍贵的现在。

宣传巴士汇入车流,窗外风景更替,车行日日周而复始。熟悉的城市,熟悉的人群,新的故事,陈咏燊知道,那是“安心而存在”。

监制:舒朕萌

作者:蜉蝣

编辑:Anson

微信设计:Mika Zhang

(图片由剧方提供,部分源自主创Instagram)

最新资讯

《ELLEFILM》是ELLE津梁工作室内容IP之一,我们希望保持与影视创作者的对话,借由创作者视角,重回“电影成为电影之前”的具体场景,挖掘影片主创的幕后故事。该栏目不仅聚焦在导演、演员,也期以涵盖编剧、制片、后期等更多尚未被大众熟知的影视行业幕后职业,以更切身、立体的经验与感触,还原创作的全貌,汇聚呈现当下的影像创作谱系。

最新资讯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u7yy.com/kanw-9426/
 相关资讯
 推荐视频

墨雨云间

吴谨言 王星越 陈鑫海 梁永棋 陈乔恩 苏可 刘些宁 李梦 张雨绮 杨超越 何泓姗 李欣泽 张耀 董璇 孔雪儿 艾米 陈雨贤

玫瑰的故事

刘亦菲 佟大为 林更新 万茜 林一 彭冠英 霍建华 朱珠 吴彼 王名扬 黄羿 夏力薪 于慧 阎青妤 蓝盈莹 陈瑶 吴玉芳 侯长荣 张月 刘钧 高曙光 蒋雪鸣

颜心记

罗云熙 宋轶 陈瑶 丞磊 黄日莹 古子成 管梓净 邓凯 唐曾 黄小蕾 洪尧 温峥嵘 何中华 岳跃利 曹卫宇 刘天佐 苑琼丹 王一菲 崔奕 黄一山

海天雄鹰

朱亚文 侯勇 李幼斌 杜淳 王珞丹 赵达 郭广平 童蕾 张瑶

金庸武侠世界

此沙 包上恩 王弘毅 黄羿 周一围 高伟光 何润东 明道 孟子义 赵峥 尤靖茹 何与 陈都灵 赵子琪 言杰 叶祖新 赵健 姬晨牧 陈之辉 王铂清 曲戈 宋欣洁 谭琍敏 王九胜 马学雷 李槐龙 俞名陽 郑皓原 罗秋韵 尹铸胜 连奕名 王劲松 许君聪 朱俊麟 周小飞 哈妮克孜 杜玉明 郭军 田丽 杨皓宇 于瑾维 裴佳欣 杜奕衡 田雷 曲栅栅 李博 赵魏 李东恒 季晨 戴向宇

庆余年第二季

张若昀 李沁 陈道明 吴刚 郭麒麟 田雨 李小冉 宋轶 辛芷蕾 高曙光 李强 于洋 刘端端 张昊唯 佟梦实 毛晓彤 王楚然 王晓晨 俞飞鸿 金晨 高露 隋俊波 毕彦君 付辛博 余皑磊 王天辰 吴幸键 宣言 冯兵 郭子凡 左凌峰 张维伊 刘同 宁理 归亚蕾 王庆祥 王同辉 沈晓海 冯恩鹤 秦焰 刘宇桥 王成阳 姚安濂 徐志胜 王建国 杨彤 张弛 李珞安

神印王座

常蓉珊 瞳音 叶知秋 阎么么 藤新 刘明月

斗破苍穹年番

萧炎 萧薰儿 药尘 美杜莎

度华年

赵今麦 张凌赫 陈鹤一 刘旭威 成果 易大千 鹤秋 于谨维 赵柯 孙芮 魏子昕 董可飞 王博文 贾景晖 宗峰岩 魏巍 田雷 杨明娜 赵培琳 刘一宏